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定调未来金融政策走向

时隔6年,金融领域最高规格会议再次召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于10月30日至31日举行,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

  从过去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两字之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次会议从全局高度为下阶段金融工作确定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一系列新提法释放出新信号。

  如何理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的“新看点”,其背后有何内涵深意?又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怎样的方向与路径?

  看点一: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此次会议三次提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提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曾多次提到了“强国”二字,如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农业强国、海洋强国,但并未提及“金融强国”。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然伴随着金融由大变强。从国情看,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大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6月,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449.21万亿元。虽规模巨大,但其全球竞争力和话语权仍须进一步提升。

  何为金融强国?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首先是现代金融,而不是传统金融。这个金融功能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金融功能中包括资源配置、财富管理、支付、所有权分割等等。其次是有很好的风险识别和配置机制,因为金融的核心是配置风险。再次是金融更具有影响力,为此要推动国际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要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从美欧等发达国家“金融强国”的特征来看,既包括开放的金融市场、丰富的金融产品、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等要素,也有所谓的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权,以及通过国际结算体系实施长臂管辖等货币霸权。

  不同于欧美定义的“金融强国”。温彬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需要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服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国际金融产品,数字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为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促进各国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看点二: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根本宗旨。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本次会议为今后做好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需求。”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连平表示,就“如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这一问题,本次会议重点部署了三个方面。首先,“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明确了今后几年我国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项政策措施不会大起大落,不会搞大水漫灌,将继续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通过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精准施策以应对国内外多重冲击与经济波动。其次,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这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未来仍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再次,金融要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领域,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中西部基建、新能源产业链、农业现代化等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金融业自身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个领域。

  看点三: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如何理解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一部主任张望军表示,“枢纽功能”这一提法表明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体现出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也在新形势下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重任和使命。未来,中国证监会将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优化融资结构,要围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要聚焦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目标,推动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协调发展。还要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支持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

  同时,要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从2018年至今,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由试点到全面落地,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未来,中国证监会还将持续完善发行、上市、交易、并购重组、退市等相关基础制度,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定型,增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普惠性。

  看点四: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历年是金融工作会议的重点建设方向。本次会议多次提到“监管”与“风险”,凸显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及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

  此次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将有助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风险处置工作负责人何国锋表示,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是下一步监管部门要重点加强的领域。一方面,各个金融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协同,在管合法的同时要管好各自领域的非法金融活动,要把所有的金融活动都纳入监管。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要加强协同,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强对风险的监测防范和处置工作。此外需要强调的是,金融是一个特许经营行业,如果没有经过审批或备案,任何市场主体都不能擅自开展金融活动。

  看点五: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会议指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相呼应,也为下一阶段金融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39万亿元,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今年9月份,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排名上升至第二位。

  “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推出50多项开放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目前,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华设有分支机构,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即使三年疫情期间,在华主要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资产和利润增速也远高于其母行或母公司。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2年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开放水平在其评估的50个国家中提升最快。事实证明,中国金融业开放是积极主动的开放,是稳健有序的开放,是互利共赢的开放!”

  “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李云泽表示,“近年来,我们对接国际标准,健全一系列监管规则,最近又全面修订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和资本管理办法。我们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看点六: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会议强调,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回眸过往,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金融事业的领导,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本次会议也是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工委组建后,首次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凸显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连平表示。

  根据今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是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二是组建中央金融工委。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

  “在金融领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的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确保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连平如是说。

责任编辑:董方冉

来源:中国金融家 作者:中国金融家 发布日期:2023-12-06 16:01